投稿 登录 | 注册

意大利Diana Boraschi:科研工作应具备全球视野

发布时间:2023-08-10      作者:编辑部  
分享:
科学无国界,国际合作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主要模式。

《科技与金融》高端访谈栏目将连续多期对多位高层次外国专家进行专访,为产业的技术升级、产业转型把脉献策,探讨产业发展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机遇和挑战,为读者带来国际合作的经验借鉴与启发。 

我对科学和知识有着虔诚的敬意,科学对我来说没有边界也没有限制。我热爱科研工作,研究免疫学对我来说是无尽的乐趣和享受。”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SIAT)炎症与疫苗研究室主任Diana Boraschi无不透露出她对科研事业的执著和热爱。

国际知名免疫学家,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CNR)院士,意大利Accademia Dei Fisiocritici学院院士,意大利顶级科学家和顶级女科学家俱乐部成员Diana Boraschi 从事先天免疫与炎症研究40余年,自2006年首次来华后,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1年,她来华开始全职工作,以培养下一代优秀科研工作者为己任,与其学生李洋研究员一起重新组建“炎症与疫苗研究室”,依托SIAT进行科研工作,依托深圳理工大学(筹)进行教学工作。

2022年 ,Diana Boraschi院士获颁中国政府友谊奖,以表彰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外友好合作做出的重要贡献。在院士看来,科学没有国界,知识共享是全人类进步的基础。虽然科学家们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习惯和互动方式,但并不影响他们沟通交流,因为科学是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统一语言。

本文首发于《科技与金融》2023年5月刊

采编︱张孟月 翻译丨靳松

校对丨吴政希 图丨由受访者提供

Q《科技与金融》记者

A  Diana Boraschi

在SIAT精进研究

Q  您第一次来中国是什么时候?

A  我在2006年首次来中国,参加中—意合作研究项目,与中国科学家一起研究基于中医的免疫调节创新疗法。那次合作让我对中医有了深入的了解,我喜欢传统中医的哲学:治疗病人而非疾病,这与西医的理念完全不同。

中医的治疗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病人量身定做的,同样的疾病,对待不同的人治疗方法也不同—— 即“同病异治”。中医的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 病 ”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进一步认识疾病。

治疗疾病必须考虑到所有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例如病人对药物或治疗方法的反应,其是男性还是女性,体质如何,是否有其他疾病等。我喜欢中医的这种理念,也会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运用。

Q  是什么促使您来SIAT从事进一步的研究?

A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我的职业生涯漫长且成果丰硕,曾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工作过。我对科学和知识有着虔诚的敬意,科学对我来说没有边界也没有限制。

来到 SIAT 工作是很自然的,因为这里提供了有活力的环境,非常重视技术创新,我十分欣赏这样的氛围。与几年前相比,技术创新使科学家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进行基础研究。在SIAT工作,我可以利用最具创新性和最先进的技术来探索免疫系统的所有秘密。

Q  您担任SIAT的炎症与疫苗研究室主任后,是否曾遇到困难,您又是如何应对的?

A  在SIAT工作,我最大的困扰是尽管中国学生非常有礼貌,但他们很少提问,所以我无法得知他们是否真正理解并掌握知识。在我看来,如果他们不能对自己和对老师提出问题,就无法学习和进步,无法独立解决问题。他们若想成为科学家,首要的就是学会提问,科学研究意味着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相较而言,来自欧洲、非洲的学生更喜欢提问,他们甚至可以连续提问好几个小时,在实验室里也是问得多做得少。中国学生则截然相反,在实验室里表现很好但很少提问,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缺乏思考。作为教师,我总是鼓励他们多思考、多提问,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探寻人类机体免疫系统的奥秘

Q  作为一名免疫学家,您的研究领域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您能简要地介绍一下您的研究领域吗?

A  每个人都有免疫系统帮助我们抵御疾病。免疫系统是人体自带的“屏障”,可以帮助人类应对来自身体内部和外部的危险。免疫分为两种,先天免疫(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又称为特异性免疫)。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先天免疫,而人类的特殊之处在于我们还拥有其他动物所没有的适应性免疫。

相较而言,先天免疫反应速度更快,其免疫细胞第一时间就开始工作以阻止感染;而适应性免疫则慢得多,通常需要四到七天的时间才启动。虽然适应性免疫更慢,但它具有高度特异性、记忆性的特点,是先天免疫所不具备的。换言之,先天免疫可杀死一切病原体,而非针对某一种。

我对先天免疫更感兴趣,这也是我的主要研究领域。先天免疫的问题在于其副作用会引起炎症,如果炎症很严重,有可能杀死宿主。例如,非典和新冠患者往往并非死于感染,而是因为感染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进而造成肺炎,最终导致死亡。

我们所做的研究旨在了解免疫系统用来识别和攻击感染源的机制,以确保当感染发生时,先天免疫在杀死病毒的同时不会“误杀”健康细胞而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同时,我们的研究也有助于提高疫苗效力,以确保疫苗在触发良好反应的同时不会产生副作用。

Q  请问您当前研究的进展如何?

A  如前所述,我们在SIAT的主要项目是先天免疫系统机制研究,我希望在确定生物标识物后建立一个适用于测试所有人免疫力的体系,这个体系可以让我们检测免疫力是否足够强大以对抗未来的感染;或相当弱,以致于需要服用预防的药物。

例如,测量受试者血液中某些物质产生的指标,以此评估他的抵抗力。在接种疫苗的情况下,高抗体水平会起到保护作用;但即便受试者的抗体水平很低,依然可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因为除了抗体,血液中还有其他物质保护人体—— 这些物质可以通过验血来判断。如果我们可以通过验血来判断你体内是否存在这些物质,便可以预判在未来的传染病到来时,你能否得到良好的保护。

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研究来确认所需测量的物质元素。这项研究对于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老年人的肺部普遍更容易被感染,他们需要得到保护。

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的比例将达到40%。对科学家而言,更应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我们可以根据老年人受到感染的风险系数,来决定是否在疾病到来前采取措施。这项研究的方向是科学可行的,技术和方法也十分便捷,只需采一滴血就能得出结论。然而,由于前期投入尚未明确,该研究尚在规划阶段。

我们还在不同层面推进疫苗研究项目,与全球的机构和组织接触,希望为中国疫苗政策的发展尽绵薄之力。科研工作应具备全球视野,因为人类遇到的问题是全球性的,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国家,所以科学家们需要通力合作。以新冠肺炎为例,整个世界都面临新冠肺炎的困扰,如果每个国家各行其是,就不利于进一步研究应对新冠病毒的方法。

Q  在您看来,如果要进一步促进成果转化,有哪些关键因素?

A  以新冠疫苗为例,好几种新冠疫苗都在很短时间内研发完成,但要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批后才能上市。假设3个月可以完成疫苗研发,但审批至少需要9个月,等待审批的过程中也许有很多的死亡病例,我们应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我看来,科研成果转化本身并非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通过审批。

现在,很多基础研究科研产品的转化路径都比较简单,可以在临床前推出产品模型测试产品效力,其后是临床试验,这时监管部门会介入,直到所有的监管步骤完成后,产品才可以上市。如果监管步骤不能压缩或简化,审批过程就会非常漫长。

例如,很多情况下,针对b型脑膜炎的产品无法做临床试验,因为b型脑膜炎致死率高且很罕见。在我看来,若等到有足够多的病例才开展临床试验,不仅耗时且无意义,我们需找到替代临床试验的方法,例如体外试验。

因此,为了让能拯救患者生命的相关产品尽早上市,监管路径必须简化。然而,尽管监管部门漫长的审批过程给科研成果转化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但新冠疫苗研发、审批的速度很快,并引起了范式的变革,相信会对疫苗科学的未来产生深刻影响。

Q  在后疫情时代,您将如何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A  科学无国界,国际合作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主要模式。在世界各地,人类都面临着相似的健康问题,如肥胖、糖尿病、癌症、心脏病等,各个国家的科研工作者应通力合作,以应对威胁全球健康的挑战。此外,国际合作也可以促进民间的相互了解,而相互了解可以帮助人们和平共处,国际科技合作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第一步。

最近,我获批了2022年度“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以下简称“ANSO”)的联合研究合作专项计划。ANSO的目标之一是凝聚多边力量,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它的成立也体现了中国推进国际科技交流与科研合作,凝聚全球智慧与合力的愿望。

为提高“中国影响力”建言献策

Q  您如何评价中国目前的科研和创新环境?

A  中国在科研领域有很强的竞争力,每个人都有创新基因,每个人都能成为创新者。然而,任何事都有两面性,不足之处在于,并非所有的创新都是真正的创新,并非所有的科研成果都对未来发展有助益。

我试图让学生们明白:与发表论文相比,追求科学和知识更为重要。尽管学生和教职工大多都有发表论文的压力,但我试图在我的团队中做到:无论发表在什么刊物上,每个人所发表的文章都是诚实的、对业界有用的。

我不赞同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有助于教职工升职的评估方式,这并非基于其自身的贡献,简单地把评估个人的权力转嫁给核心期刊的方式是不科学的,即便是在Nature, Science这样的杂志上也有很多无趣又无用的论文。

而对论文数量的要求,也可能造成数据造假的不良后果,在医学领域,一旦这些数据应用在患者身上,是非常危险的。相较之下,我更宁愿以“引用率”作为评价标准。

举个例子,我2年前在Nature Immunology 发表的论文至今只有2次引用,而另一篇发表在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上的论文却在3年内获得了2000次引用,这篇论文在学界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因此,在我看来,发表数量、刊物级别等都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业内有多少人觉得你的研究结果有价值。总而言之,我希望评估人才的标准能有所改善,科研机构/高校有更多的选择来评价科学家,而非让出版物成为评价科学家的唯一标准。

Q  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生物医药产业有怎样的了解?

A  生物医药产业是大湾区,尤其是广州市的重要产业,需要更多政策倾斜及优秀人才的智力支持。从我的角度而言,我衷心希望我们能为提升深圳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参与度做出贡献,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发展。

事实上,大湾区内的合作仍有可改进之处。以我的亲身经历而言,深圳与香港之间的合作因体制、机制、政策等的不同,导致两地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聚集产生了一系列障碍,具体表现为两地规则标准衔接不畅、科创要素跨境流动不自由、金融互联互通有待深化等。我希望深港两地能积极探索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在生物医药领域实现全链条合作。

Q  您曾说过,在我们的社会文化里,女性成为一名科学家并不容易。作为一名女性科学家,您面临着哪些挑战?

A  作为一名女性科学家,我也要面临工作和家庭的平衡问题。幸运的是,我有支持我事业的丈夫,也有很棒的儿孙,并没有因为从事科研工作而牺牲个人生活。而且意大利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女性追求事业—— 价格实惠且让人放心的托育机构、幼儿园等能帮助产后女性重回职场。

事实上,女性是社会当中非常强大的一组力量,无论在科技还是其他领域都是如此。若想这一力量充分发挥,不仅需要女性通过个人努力取得突破,还需要外部环境提供更多支持,为女性施展才华拓宽空间。

(杨文杰对本文编校亦有贡献)

文章评论

我来说两句 已有0条评论,点击查看全部
暂无记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