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登录 | 注册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减税降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19-06-13 10:34:26 作者:况杰  
分享:

 

 

2019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41日起,上述增值税改革正式开始实施。同时,国务院又出台了包括社保降费等一系列措施降低企业负担。新一轮的减税降费措施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利好,并且带动中国的资本市场快速进入一轮“牛市”。

 

减税降费毫无疑问能够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是用减法换加法,用减法换乘法,目的是增强企业活力,让人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减税降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究竟有多大,有专家学者通过各种模型进行过不同的测算。国家信息中心在2017年基于增值税率从17%降低到13%的假设前提,通过SICGE模型进行测算,结论是可以使我国GDP总量比基准情景上升0.45%左右。赛迪智库等机构在2018年也通过CGE模型测算出假设进一步将增值税率降低至11%,我国的GDP总量有望提升2.75%

此类预测常用的模型是所谓“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CGE模型是把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GE)理论从抽象的等式转变为现实经济研究的应用模型。CGE模型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生产者行为,即供给部分(主要包括生产方程、约束方程以及优化方程等)、消费者行为,即需求部分(一般将总需求分解为中间产品、最终消费和投资三部分)和供求平衡部分,是由多个非线性方程构成的可计算的数量经济模型。在一般状态下,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财政收支、居民收支都达到均衡,而新的政策变量,如减税降费,将打破这种均衡,各部门主体会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达到新的均衡。

 

减税降费的直接作用是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从而提高企业(包括企业员工)的收入,扩大消费,促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使企业扩大投资、扩大再生产,促进转型升级。

 

研发投入是衡量一个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据媒体公布的2018年版的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行榜(the EU Industrial R&D Investment Scoreboard),世界研发投入最多的2500家企业中,577家来自欧盟(27%)778家来自美国(37%)339家来自日本(14%)438家来自中国(10%)368家来自世界其他地区(12%)。而前50位中,美国占据一半,中国上榜的只有华为一家(排名第五)。由此可见,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世界领先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通过减税降费,能不能对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呢? 鉴于相关政策刚刚出台,无法通过数据统计进行量化研究。我们在此就做一些定性分析。

 

研发投入的多少,主要取决于两个要素,研发投入的能力和研发投入的意愿。减税降费,毫无疑问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收入,提高研发投入的能力。但是,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意愿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研发投入的政策。一个是人才政策,对企业吸引高端人才提供落户等政策优惠,并且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和补贴。这样的政策必将促进企业招募更多优秀的研发人才。另一个税收方面的优惠就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按照规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本年度实际发生额的75%,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其中包括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如技术图书资料费、专家咨询费、研发成果的论证、鉴定、评审费用,差旅费、会议费等(此项费用总额不得超过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总额的10%)。这种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必然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的意愿,因为此类加计扣除只能用于创新性的研发活动。

 

而此轮的减税降费措施,也将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意愿。财政补贴企业购置研发新能源车需要的仪器、原材料,使企业降低成本。个税和社保的优惠措施,也使企业研发人员的收入得到提高。这些都是直接的利好。此外,我们也期待政府未来能够出台更进一步的鼓励创新、支持研发的税费改革措施,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的特殊政策。小微企业受制于企业研发水平、财务人员素质、企业盈利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往往不符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条件。

 

减税降费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政策工具。经济学理论认为,研发投入的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研究成果的溢出效应,使得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市场失灵”,难以实现应有水平。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工具进行激励。一般说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是两种最主要的政策工具。从效果看,财政补贴的效果往往更直接,立竿见影,但是政府的财政支持会对企业的自主研发投入产生替代效应,往往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还有可能出现类似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骗补”现象。而税收优惠更多地是依靠市场的力量,往往效率更高,公平性更好。有学者基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的实证研究显示,政府为企业提供1元钱的税收优惠,企业将增加0.617元的研发支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支持。